美国空军司令傲慢对待朱可夫艾森豪威尔:我不允许你这种态度_技术资料_天博克罗地亚官网-天博克罗地亚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美国空军司令傲慢对待朱可夫艾森豪威尔:我不允许你这种态度

作者:天博克罗地亚  时间:2025-05-20 19:17:46

  朱可夫和艾森豪威尔都是二战时期的名将,他们有着卓越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两人在1945年第一次见面后,就结下了堪称深厚的友谊,即使后来美苏争霸,两人分属不同的阵营和立场,但实际上这也没影响到他们的私交。

  在一次谈判中,由于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帕斯将军态度傲慢,艾森豪威尔还特意出来打圆场,要求不能用这种态度来提出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顶级规模的战争,期间有无数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挺身而出,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要说其中贡献比较突出的,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将军肯定是其中之一,在美国评选的世界五大元帅(不包括德国)中,苏联的朱可夫和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就分列第一、第二位。

  这两人都是二战中出色的将军,时常有人将朱可夫和艾森豪威尔作比较,想要给他们分出一个高低,不过,似乎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朱可夫更胜一筹。

  艾森豪威尔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将军之一,他曾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分三路向西挺进,对退入突尼斯的德军进行东西包夹。

  在1943年3月,艾森豪威尔指挥美英联军对突尼斯南部发动总攻,并将德军逼入绝境,最终,25万德军全部投降。

  后来,艾森豪威尔还指挥了西西里岛登陆战,顶着不适合的天气,率领15万人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德军付出了伤亡3.2万人、被俘13.5万人的代价。

  而艾森豪威尔一生最为辉煌的战绩,就是作为盟军总司令,指挥盟军38个师、共计287万人,以及成千上万的坦克、舰艇取得了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在那场战斗中,德军损失超过40万人。

  虽然艾森豪威尔的战绩已经很辉煌,但从某一些程度上来说,仍旧无法与朱可夫相提并论。众所周知,朱可夫是斯大林的“救火队长”,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在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纳粹德国就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集结550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苏联。

  当时的德军可谓是锐不可当,毫无准备的苏军一溃千里。当时,朱可夫向斯大林汇报称应当放弃基辅,可斯大林却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要求坚决保卫基辅,最后导致苏联整个西南方面军陷入绝境,60多万人被俘。

  这之后,斯大林才认识到朱可夫的卓越眼光,他立即召回朱可夫,要求他去保卫列宁格勒。

  在列宁格勒,朱可夫用一句“死亡惧怕列宁格勒”重振了苏军和苏联人民士气,在他的指挥下,列宁格勒军民同仇敌忾,一次一次地粉碎了德军攻占列宁格勒的企图,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9月底,刚刚稳住列宁格勒局势的朱可夫又被斯大林召回,参加新的战斗——莫斯科保卫战。在这里,苏联红军从红场走向战场,保卫他们的祖国。

  面对德军180万人,朱可夫毫无畏惧,他先是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顽强抵抗,又是发动莫斯科市民和12万民兵修筑防御工事、保卫莫斯科。

  等到时机成熟,朱可夫又下达了反攻的命令,将德军击退至100-350公里之外,还造成了德军高达50万人的伤亡和数千辆坦克的损失。

  1942年,朱可夫又打赢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不可逆转地转移到了苏联一方,朱可夫也正式成为了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

  1945年,朱可夫率先带领苏军吹响了进攻柏林的号角,经过激烈的巷战,苏军率先攻占德国国会大厦。5月8日,朱可夫代表苏军接受了德国凯特尔元帅的无条件投降,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由朱可夫辉煌战果我们就能够准确的看出,在军事才能上,朱可夫确实要比艾森豪威尔略胜一筹,只不过,在政治才能上,朱可夫就比不上艾森豪威尔了。否则,也就不会出现战后朱可夫几度沉浮,而艾森豪威尔却当上了美国总统这样巨大的差距了。

  1945年6月5日,艾森豪威尔和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等人抵达柏林,准备签署苏美英法四国关于在占领德国期间接管德国最高权力的宣言,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就在此时第一次会面。

  在二战中,两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元帅,不过,他们此前却从未会面,在这个场合见面之后,艾森豪威尔紧紧抓住朱可夫的胳膊,细细端详了好一阵子,才说“原来你是这副模样”,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而在艾森豪威尔观察自己时,朱可夫也在观察着对方,他同样觉得与这位美国元帅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从此之后,两人虽然分属不同阵营,却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几年的私人友谊。

  在正式签署“宣言”之前,艾森豪威尔亲自给朱可夫挂上了美国最高军事勋章——荣誉勋章。

  收到美国的勋章,朱可夫十分高兴,他将这一情况向斯大林做了汇报,并建议苏联政府也向西方盟国的将领们授勋,这一意见得到了最高统帅的支持,因为这不仅仅可以拉拢美苏之间的关系,还能很好地回击反苏势力。

  不久之后,朱可夫亲自来到位于法兰克福的美军司令部,并授予了艾森豪威尔苏联的“胜利勋章”,此前,苏联从未给外国人授予过这一最高荣誉,这让艾森豪威尔倍感高兴。

  战败后的德国,由苏美英法组成的管制委员会来管理,朱可夫担任这个管委会的最高长官,可由于东西方在每个方面的差异,实际上在战后处理德国各项事宜的问题上,包含别的很多问题的处理上,朱可夫往往处于“一对三”的局面。

  不过,由于艾森豪威尔与朱可夫一见如故,艾森豪威尔本人又有着高明的政治手腕,他往往会在其中担任“打圆场”的角色,缓解现场的气氛。

  例如,在苏美英法四国进行谈判时,美英代表就和苏联代表就因为如何划出美国、英国、法国军队经过苏占区进驻柏林的陆上通道的问题起了争执。

  当时,蒙哥马利十分强势地表示,他们决定在近日进驻己方在柏林的区域,因此他们要求立即和朱可夫商定进入柏林的通道。

  可朱可夫的态度十分坚决,要求美军和英军先撤出图林根和维滕贝格,否则他就不会同意两国军队进入柏林,也不会同意两国在柏林驻扎关于管制委员的行政人员。

  蒙哥马利刚想提出反驳,艾森豪威尔就率先开口,表示朱可夫元帅“是对的”,两国应该按照约定尽快离开图林根和维滕贝格。

  这番话给了朱可夫很大的面子,也缓和了现场的气氛,还让朱可夫明白艾森豪威尔是“讲道理”的,给后面的谈判创造了更多的空间。

  但是争吵并没有到此结束,很快盟国的“反苏派”又和朱可夫起了争执。其实,当时美苏的关系并不算太好,美国国内也有不少反苏派。

  在朱可夫提出建立“空中走廊”之后,美国战略空军司令卡尔·斯帕斯将军又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当时斜靠在椅子上,根本懒得起身,态度傲慢地表示:美国空军在任何地方飞行都不受限制。

  朱可夫也立即强硬回击道,就算是美国空军也不可能不受限制地飞越苏占区,只能在规定的空中走廊飞行。

  眼看双方又要吵起来,艾森豪威尔再次出来打圆场,他对斯帕斯说:我不允许你用这种态度来提出空军飞行的问题。

  这才制止了一场纷争,而这一举动也给朱可夫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让两人的友谊也更加深了一步。

  在战后,美军尝到了苏联的伏特加,而苏联人则体会到了“喝可乐”的快乐,尤其是朱可夫。

  为了表示对在东线浴血奋战的苏军将士的敬意,艾森豪威尔赠送了朱可夫许多美国特产和美国文学作品;而朱可夫也向艾森豪威尔赠送了俄国马、传统斯拉夫工艺品作为对美军的物资帮助的感谢。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可夫第一次品尝到了这种“黑漆漆”还会冒泡的“玩意儿”——美国特产可乐。不过,当开瓶畅饮后,朱可夫立即爱上了这种饮料,他手下的参谋、卫士也是如此。

  很快,艾森豪威尔所赠送的几箱可乐就被瓜分一空,朱可夫还特意向艾森豪威尔表示,这种饮料很不错,希望还能再拿到一些。

  艾森豪威尔看到朱可夫如此喜欢可乐,大手一挥,送了朱可夫一整卡车的可乐。这让朱可夫快乐不已,最多一次,朱可夫一天就喝掉了6瓶可乐,完全将伏特加抛在了一边。

  不过,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朱可夫显然是收到了某种警告:苏联军人喜欢可乐这种美国饮料,让苏联的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可乐一度在苏联军营中“消失”了。

  但喝可乐的快乐哪里这么容易“戒掉”,很快,朱可夫又询问艾森豪威尔有没什么“处理方法”。为了朋友的快乐,艾森豪威尔还特别要求可口可乐公司研发出一种“无色可乐”,打上苏方的标签,给朱可夫送过去,让朱可夫重新喝到了可乐。

  为了回报艾森豪威尔,也为了改善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当时,杜鲁门已经在言语之中表达出了“冷战”思维——朱可夫听取苏联最高统帅的建议,以个人名义邀请艾森豪威尔参加莫斯科的体育节。

  两位军事家以个人身份往来,既避免了国家矛盾,也可以彰显出两国愿意改善的信号,可谓是一举两得,而且,对于朱可夫来说,这还能加深他与艾森豪威尔的友谊,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莫斯科,朱可夫陪同艾森豪威尔与斯大林一起在莫斯科红场观看了体育节的开幕式,两人面对欢呼的群众,一起挥手致意,表现出了美苏亲密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两个人真挚的友谊。

  在活动之余,朱可夫和艾森豪威尔还就苏德战场、非洲战场的各场战役乃至诺曼底登陆等战役进行了深入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对对方的敬重。

  这次访问结束后,朱可夫返回柏林继续负责德国战后的相关事宜。不久之后,他也收到了艾森豪威尔请他去美国访问的邀请,但由于生病,朱可夫没能按时成行。随后,美苏冷战升级,朱可夫的访问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在艾森豪威尔回国任职后,东西方之间少了一个斡旋说和的人,朱可夫在柏林的工作更加难以展开,但朱可夫在“一对三”的情况下,仍坚持维护着苏联的利益。

  1946年,朱可夫也被调回国内,此后,朱可夫与艾森豪威尔接近10年都没有见面。

  1955年,朱可夫和艾森豪威尔这对“老朋友”终于再次见面,不过,这时艾森豪威尔已经是美国总统,而朱可夫则是苏联的国防部长,他们都是来参加日内瓦高峰会议的。

  后来,艾森豪威尔回忆道,相比10年前,1955年的朱可夫已经低调很多了,他语速缓慢,声音也很柔和,看起来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在日内瓦期间,两人私下会面好几次,一同回顾了过去的峥嵘岁月。

  虽然几度沉浮,但朱可夫同样十分珍视这段友谊,后来,当记者问起朱可夫对于艾森豪威尔的看法时,他说,作为军人,艾森豪威尔始终是我的好朋友。

  能够在美苏争霸时期说出这样的话,足能够准确的看出,两人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不因为国籍、立场的不同而改变,但也不可能影响他们捍卫自己祖国的利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